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友善列印 :
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+ P開啟列印功能
字級設定 :
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+ V → X → (G)最大(L)較大(M)中(S)較小(A)小,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,
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+ (+)放大 (-)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。

113年國土安全業務講習會 鄭副院長、季政務委員均強調提升CI安全防護與韌性的重要

  • 更新日期:113-09-12

為確保關鍵基礎設施(CI)安全防護,提高耐災韌性,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(下稱國土辦)於9月11日舉辦「國土安全業務講習會—CI安全防護與韌性」。此次講習會內容包括「高峰論壇」,聚集通訊、電力、交通、金融及醫院五大領域CI防護標竿之負責人,現身說法,分享防護重點,亦安排去年安全防護演習表現優良單位,提供各自領域安全防護與提升韌性之作法,達標竿學習,跨域激盪之效果。另課程聚焦CI硬體安全、資通安全、人員救護、全災害人力、物資盤點與整備等。本次講習會計有8大領域CI人員約200餘位參與。

鄭副院長麗君於開幕致詞時指出,各國對於CI維持國家正常運作與人民安定生活的營運韌性,都非常重視,以美國為例,今年4月30日拜登總統簽署「關鍵基礎設施安全與韌性之國家安全備忘錄」,授權國土安全部領導聯邦政府,強化各類CI風險評估及管控機制。賴總統在就職滿月,宣布成立「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」,而行政院也將打造韌性臺灣列為「國家希望工程」的八大施政目標之一,並將持續推動強化CI的防護措施。

鄭副院長也提及今年8月12日主持行政院國土安全政策會報,並透過季政委連成的督導,國土辦提出多面向強化CI防護措施,請各單位共同努力。鄭副院長也特別指出,無人機侵擾、資安攻擊及灰色地帶衝突等新興風險,已成為各CI單位的重要安全課題,並肯定各單位過去幾年已逐步提出相對應的CI安全防護計畫,並強調「安全防護工作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」,要求各CI單位主動檢視風險,建立雙備援、雙保險等機制,並整合保警、保全及加強科技防護與區域聯防應變能力,透過不斷演練來驗證防護效果,才能確保CI安全。

最後,鄭副院長也勉勵與期許所有單位,能將今天所學到的CI防護心法,帶回去分享給其他同仁,擴散學習綜效,進一步強化各CI的防護能力,以達韌性臺灣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