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深化關鍵基礎設施(CI)防護與全社會防衛韌性作為,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於9月17日舉辦「114年國土安全業務講習會」,以「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與韌性」為主題,內容包括「全民總體防衛韌性」,由季連成政務委員連成闡釋全社會防衛韌性之重點給各CI,另課程聚焦國際最新國土安全情勢、CI指導綱要修正方向與重點、演習發現與精進、人力、物資簽證法令與實務、資通安全防護等,邀集CI各主管機關、CI管理及營運人員約210餘位參與。
鄭麗君副院長於開幕致詞中指出,行政院積極推動CI安全防護,去年總統府成立「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」,行政院亦設立「全社會防衛韌性工作小組」,以共同打造抵抗風險與威脅的整體韌性,而強化CI的安全防護與韌性,已成重中之重,其防護應納入「全災害」思維,涵蓋天災、人為破壞、無人機侵擾、資安攻擊、灰色地帶衝突等新興風險,並透過兵推、實兵演練逐步驗證,以提升CI整體防衛與韌性。
鄭副院長提及行政院已推動多項具體措施,包括無人機反制、區域聯防、保二警力派駐、第五級保全進用、海底電纜保護立法及資安攻防演練等,全面提升CI防護能量。另本年「2025城鎮韌性演習」是結合CI防護、全民防衛動員及各級政府與軍方之綜合演練,採取「五實」原則(實人、實地、實物、實景、實作),並以「有想定、無腳本」方式進行,強化軍、民、政協調合作,打造真正的「城鎮韌性」。我們必須不斷檢討、持續演練,讓防護網更加嚴密,以強化總體防衛韌性。
鄭副院長進一步表示,面對無人機侵擾、資安攻擊、灰色地帶衝突等複合式威脅,CI的持續運作是維繫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核心。更強調「CI工作沒有完成式,只有進行式;韌性不是口號,而是一種行動力」,並肯定與會人員是「國家最重要的防線守護者」。
最後,鄭副院長期許與會人員透過本次講習會深化防護認知、交流經驗,並將所學落實於日常業務,共同打造更具韌性的臺灣社會,守護國家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