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升關鍵基礎設施(CI)防護量能、營運韌性及應對能力,本院辦理112年國土安全業務講習會。本次講習聚焦於關鍵基礎設施風險評估與管理、安全整備要項、緊急狀態電力、通訊領域之威脅與安全防護等議題,並安排設施代表人員進行實作經驗分享,俾提供各設施單位規劃防護策略,以維營運韌性。本次講習會計有CI各主管機關高階主管暨來自能源、交通、通訊傳播、金融各領域營運及管理人員約200名參與。
鄭副院長於致詞時指出,提升CI韌性,各國皆然。美國於2021年提出評估CI韌性的整備、減輕、應變、復原四階段方法論;歐盟則於2022年公布「關鍵設施韌性指令」,旨在降低脆弱性及加強CI韌性,並要求會員國制定國家策略;澳洲於同年亦修正「關鍵基礎設施安全法」,增訂風險管理計畫,要求識別內部人員風險及外部危害風險並據以管理等。我國也在今年4月修正22部法令,對涉及CI的實體破壞及虛擬侵害等行為加重刑責,以嚇阻不法。
鄭副院長也訓勉與會人員,關鍵基礎設施需要共同努力周全安全防護各項工作,對內要做好「安全管理」,盤點設施脆弱點後進行強化,建立雙備援、雙保險、雙重確認等機制;對外則要做好「保安防護」,提升嚇阻、偵知、遲滯及緊急應變的自我防護能力,並加強各項整備訓練和演練。
鄭副院長最後也肯定設施營運人員的努力,並強調平時所為安全防護工作都是有備無患之體現,未來仍須共同致力於提升CI的韌性,確保我們國家正常運作、人民安定生活、社會經濟得以持續穩定發展。